艾弗森自1996年进入NBA后,就在费城76人效力了11个赛季。然而,在2004-2006年期间,由于球队有两年无缘季后赛,一年止步季后赛首轮,再加上艾弗森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,球队最终决定进行交易。在2006-2007赛季,丹佛掘金队用安德烈·米勒、乔·史密斯以及两个首轮选秀权换来了当时场均31.2分、得分榜排名第二的阿伦·艾弗森,而得分榜第一则是掘金队的卡梅隆·安东尼,场均31.6分。

艾弗森加盟掘金之后,职业生涯逐渐走向下滑。
2006-2007赛季:黄金双枪组合表现未达预期
在2006-2007赛季转会掘金前,艾弗森场均得分达到31.2分,位居联盟第二。但加盟掘金后,他的场均得分下降到了24.8分,外界对他的期待受到了打击。同时,安东尼的场均得分也从31.6分降到了28.9分。两人同场作战时大多各自为战,几乎没有团队配合,这让球队的整体战术难以有效发挥。
赛季结束后,掘金只取得了西部第六的排名,不得不在季后赛首轮对阵当时排名西部第三的圣安东尼奥马刺。在系列赛首场比赛中,双枪组合表现抢眼,艾弗森凭借50%命中率砍下31分,安东尼则以55.6%命中率拿下30分。两人的高效表现令马刺队一时难以招架。然而,首战过后,艾弗森的状态直线下滑。
整个五场系列赛中,安东尼场均26.8分,命中率保持在48%,仍显得稳定;但艾弗森场均仅得22.8分,命中率跌至36.8%,非常低效。最终,马刺连赢四场,以4:1淘汰掘金。之后,马刺一路过关斩将,接连击败太阳和爵士,并在总决赛中横扫骑士,夺得总冠军。掘金“双枪”组合的配合度不佳,也逐渐显露出了问题。
2007-2008赛季:安东尼主动调整,但效果依然乏力
经过一个失望的赛季后,掘金尝试调整战术改变局面。新赛季,安东尼主动减少了个人球权,场均出手次数下降了3.2次,得分从28.9分下降到25.7分。然而,艾弗森尽管出手次数有所增加,但命中率却进一步下降,场均仅得26.4分。
这一年的常规赛,掘金队的战绩更令人失望,仅获得西部第八名,比上一年的第六名还要靠后。在季后赛首轮,他们面对的是西部头名的洛杉矶湖人。结果,湖人毫不费力地以4:0横扫掘金。系列赛中,艾弗森场均得到24.5分,安东尼场均22.5分,而湖人当家球星科比·布莱恩特则场均砍下33.5分,展现出明显的统治力。
在与湖人交手的比赛中,艾弗森和安东尼依然没有太多化学反应,掘金双枪的表现难敌整体更为严密的湖人体系。
2008-2009赛季:无成果的双枪组合选择分道扬镳
被湖人淘汰后,掘金内部矛盾彻底大爆发。安东尼与JR史密斯和肯扬·马丁公开质疑主教练乔治·卡尔的执教能力,而乔治·卡尔也毫不留情地指出安东尼和艾弗森打法过于单一,不听从战术布置,过度依赖个人能力。
最终,在2008-2009赛季仅打了三场比赛后,掘金选择将艾弗森交易到底特律活塞,结束了这对黄金双枪的合作。
令人瞩目的是,在艾弗森离队后,掘金迅速用比卢普斯取代了他,球队从此展现出了焕然一新的面貌。2008-2009赛季,在比卢普斯的领军下,掘金队取得了54胜的佳绩,排名西部第二。在季后赛中,掘金连续以4:1淘汰新奥尔良黄蜂与达拉斯小牛,并在西部决赛与65胜的湖人大战六场,虽未能晋级,但表现已足够惊艳。
比卢普斯的到来不仅让掘金阵容更为均衡,也帮助安东尼找到了久违的团队化打法,他的个人表现和团队成绩都实现了突破。

虽然当时许多球迷认为艾弗森的个人能力仍明显优于比卢普斯,但事实证明,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,合理的阵容搭配远比单纯堆积个人天赋更为重要。掘金的成功转型也向外界印证了NBA中常说的“1+1大于2”的真理。